第一章 約定

月色如水,灑在高聳久遠的城牆之上,倒映在庭院的溪流間,水波斜映著迷離的月光。

兩位少年正坐在屋頂上,拎著一壺酒,對月暢聊。

一名少年麵容嬌白精緻,長髮如墨般垂在肩頭,落在腰間,他膚色冷白,氣質清雅,通身透著一股春水般的柔,又似冰雪般的冷,穿著淺色係的丹青色的錦袍。

神情嚴肅對另一名少年說:“殿下,不可胡鬨,此次去北狄簽和平條約,指定要我國太子前去,北狄與我國征戰多年,野心不小,雖然這兩年頻頻要與我國交好,還是怕這是個圈套。”

另一名少年身穿著一襲水墨玄衣,身材欣長挺拔,劍眉鳳目,麵如冠玉,渾身透著少年帝王的氣勢,他微微仰頭,抬手拿起酒喝了一口,少量清酒順著潔白的脖子流入到衣襟裡麵,毫不在意的說:“啊棠,你知道的,北狄多年來侵擾我國邊境,戰火紛飛,民不聊生,百姓苦不堪言,近年來雖有所向好,但還是充滿著不安,若能夠停止戰亂,邊境百姓便可安居樂業,老人便可安享晚年,小孩可嬉戲打鬨,婦女不受辱,壯年報效祖國。

如此纔是我蒼華國的盛世”。

樂正寧歌看著他沉默不語,他又何嘗不知,若無戰亂,便可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,萬物得一以生。

蒼君屹自顧自的言說下去,“如今北狄低頭要和平共處,北狄王要我親自前去以顯示蒼華國的誠意,身為蒼華國的太子,自然要以國家百姓為主,怎能退縮。”

說完,抬起眼眸看向樂正寧歌,兩隻手輕輕的拉著他的衣袖搖了搖,臉色委屈的說:“如果我去也就三個月,父皇定會派百名影衛與萬名大軍護我,不會有什麼事,你不要擔心了。”

樂正寧歌抬起眼眸看著比自己小兩歲的太子,歎了一口氣,說:“皇上年事己高,朝廷現在分為幾派,你若去了,各方勢力蠢蠢欲動,三個月能讓形勢變動不少。”

蒼君屹放開手,眼神微暗道:“皇帝不敢坐視不管,畢竟他也不敢不管。”

“再說了,不還有啊棠,你在嗎?”

蒼君屹笑嘻嘻道,阿棠,你代我守三個月,可好!

樂正寧歌搖搖頭無奈道:“好”蒼君屹邊說話邊用雙手像小時候一般摟著樂正寧歌的腰身,“啊棠,同為男子,你腰身怎麼像女子般那麼細呀!”

樂正寧歌臉刷的一下紅了,連忙堆開,道:“不要胡鬨,今年你就要行冠禮了,要與我分君臣之彆,莫讓彆人說閒話。”

蒼君屹臉色一下子拉下來了,不悅道“誰敢說本殿下閒話,而且,你我之間分什麼君臣,以後你……。”

“殿下!

不可胡鬨 。”

樂正寧歌出聲打斷他。

蒼君屹小聲嘟囔,“以後你可要成為我的帝後”,當然這句話可不敢在阿棠麵前說出來。

可內力深厚且聽力極好樂正寧歌還是聽到了,他隻是眉目微微皺起,他隻當是小孩子的玩笑,畢竟蒼君屹的母後生他的時候就去了,自己與蒼屹君一起長大,對自己比較依賴。

罷了,等他成熟一點,就好了。

樂正一脈從先皇開始便為撫佐太子為命,絕不可生異心,若有異心,上下誅殺九族,被世人唾棄,雖說為了國家繁榮昌盛,實則是先皇害怕樂正一脈勢力過大,引起禍患,便下旨樂正一族後人隻能撫佐太子為命,為太子之影。

可笑至極,樂正一脈與先皇一同,禦外敵,創造之大國,從未有謀反之心,卻未料到如此結果。

三月後一封急訊報入京城,太子殿下趕赴北狄路上遭西域阻擋失蹤了,隨去士兵,傷亡慘重。

朝廷百官憤然大怒,皇帝震怒,氣血攻心,身體愈況愈下,下令攻打西域,首至交出太子。

朝政之事,皇帝力不順心,樂正寧歌身為太子之影,代太子理順部分國事。

————“小王爺!

進宮馬車己備好了”。

府中小廝時客的聲音忽然傳來,把樂正寧歌的思緒從腦海中拉回來單薄的身影不知站了多久,在寒風中顯得有點孤寂。

寒燈紙上,梨花雨涼,我等風雪又一年,而你還未歸。

他抬頭看著己經下瞭如鵝毛般的雪,周圍己經被白雪覆蓋,寒風刺骨,但窗外的梅花開得分外嬌豔,眼眸儘是悲涼,嘴唇喃喃細語,我替你又守了一年了,三年了,你再未歸,我就守不住了。

樂正寧歌轉過身,神色便己恢複以往清冷溫和的樣子,時客把玄青色的鬥蓬繫到他身上,“王爺,這幾天降溫得厲害,恐怕要下大雪,政務繁忙,你應當注意些,上次的疾還未好全,讓攝政王妃知道,恐怕又得心傷了,”時客在一旁心疼的給自家主子講,他家小王爺自太子殿下去北狄失蹤後整天忙於政事,及尋找太子,把身子都累垮了,他對誰都好,就不知道對自己好,把什麼擔子都扛在肩上,他瞧著都心痛。

“嗯,你少去攝政王府通風報信,就好了,讓阿母無需擔心。”

樂正寧歌邊邁出閣房邊說道。

時客急了,在後麵小跑喊道:“小王爺,我隻忠誠於你啊!!

我那不叫通風報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