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章

-

第142章

殿試

秦遇拿出這幾日自己羅列出來的策問題目,讓林遠秋就照著這些練寫。

殿試當日的策題由聖上所出,聖上的性子誰都琢磨不透,自然也冇人能估摸出屆時的策問題目來。

秦遇隻叮囑林遠秋,不管是何種題目,書寫時切不可過甚其辭、坐而論道。

其實秦遇也知道自己是白叮囑一場了,他這個弟子寫的文章最是樸實不浮誇,所以在這點上,自己倒冇啥可不放心的。

“接下來的路可要靠你自己走,在為官之道上,為師能教你的並不多。”

不出意外,殿試之後,他這個弟子就算正式步入仕途了。

秦遇覺得,自己安於一隅的性子,肯定不適合剛進入官場正富有衝勁的年輕人。

不過該有的叮囑卻是不能少的,秦遇肅聲,“臣事君以忠,聖上年邁,幾位皇子又各懷心思,私下更是收攏了不少朝臣,汝切記不可參與其中,可知?”

林遠秋端立下首,“弟子知曉。”

仆人換了茶水,而後又端了糕點過來。

秦遇讓林遠秋跟著自己來到偏閣坐下,很快輕聲說起了朝中之事。

說是朝中之事,其實說的最多的還是朝中的官員,包括他們的姓名、職務,以及派係。

林遠秋不知道老師為何會突然和自己說這些,不過這些內容對自己實在太有用了,此時的他恨不得拿出紙筆,好把老師說的這些話,一字一句的都記錄下來。

很快,林遠秋就聽到了工部侍郎呂淮的名字,真冇想到他竟是大皇子的人。

林遠秋不由慶幸,幸好周家與他交情不深,且如今還斷了來往。

從龍之功這個飯碗有多難端,讀過好多歷史書的林遠秋當然知道。

所以像這種拉幫結派的事,他是絕對會遠離的。

見林遠秋目光清明,秦遇十分欣慰,自己弟子的這份清醒通透的心性,最是難得。

這樣想著,秦遇就很快記起前幾日的事來。

自會試放榜後,就有同僚過來跟他打探遠秋的親事,在聽到並未定下親事後,同僚就透露出想幫著說親的想法。

秦遇當時並冇應下,隻推脫說孩子的親事自有其父母操心,他好好的做個自在翁不是挺好,做啥非要攬這事上身,別到時小夫妻日子過得不圓滿,自己還要落下埋怨。

秦遇之所以會這樣說,也是因為心裡早就知道對方是替誰來問親事的,不說劉尚書想說的是自家庶女,就是衝著他是二皇子的嶽家,秦遇都不可能應下這門親事。

不過秦遇也知道,如今遠秋已有十九,說親是遲早的事。

而照現下這個情形,往後過來詢問親事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,所以到底該如何劃算,總要心裡有個章程纔好。

想到這裡,秦遇忍不住開口,“老夫問你,你的親事是怎樣打算的?”

親事?

林遠秋一愣,他冇想到老師會突然提起這個。

自己是怎樣打算的?林遠秋想了想,突然發現,自從自己和家裡說好晚幾年再說親事後,就一直冇去想這件事了。

見林遠秋一時愣怔的模樣,就知道這小子定冇去想過這件事兒。

秦遇也知道現下不是提這件事的時候,畢竟轉眼就是殿試了,可不能多分心其他,遂擺手道,“老夫今日提這事,隻為讓你心中有個數,旁的,還是等考了殿試之後再說吧。”

離開秦府後,林遠秋就直接回了南鑼鼓巷。

接下來的幾天,林遠秋不準備再出門了。過不了多久就要參加殿試,自己可得抓緊了些。

等回到家,林遠秋看到他爹和平安正抬著一張月牙桌往廂房裡去,然後就見他爹指揮著平安,兩人把桌子擺到了臥房靠窗的位置。

想到那裡正是埋著陶罐的地方,林遠秋就忍不住想笑,他爹這是還記著兩萬六千兩銀票,想給它再加層保險呢。

……

為防止在殿試中出現禮儀上的失誤,在離殿試開考還有兩日的時候,禮部官員特地把此次會試中榜的二百八十二名貢士,安排在集英殿,來教他們麵聖的禮儀。

集英殿正是考殿試的地方,之所以會安排在這裡學禮儀,林遠秋覺得應該就跟前世的實地彩排差不多吧。

這樣有了實地的經驗,屆時貢士們不論是在站位,還是在流程上,都不易出錯。

林遠秋學得特別認真,聖駕麵前可容不得有一丁點的錯失,別到時因為禮儀冇做好,而被轟了出去,那麼自己就辜負這十幾年的辛勞苦讀了。

同樣認真的,還有其他近三百名的貢士,眾人心裡也和林遠秋一樣的想法,那就是千萬不能出錯,不然就功虧一簣了。

平生第一次來到皇宮內,大家心中的澎湃,可想而知是多麼的熱烈,也頭一次真正體會到了魚躍龍門的一步之遙。

……

三月二十八,殿試日。

才卯時,林遠秋和林三柱就從南鑼鼓巷出發了。

因著今日不用帶考籃以及其他任何東西,父子倆走起路來倒是格外的輕快。

想到待會兒自家兒子還要進到皇宮裡去,林三柱隻覺心裡的自豪快滿溢了出來。

林遠秋今日穿著一身青色圓領長袍,衣襬和寬袖,以及衣領處,都用黑色緞帶滾了邊,腰間是同色的緞布腰帶,腳上則穿了一雙黑色的朝靴,這身裝扮是禮部給貢士們準備的貢士服,特地在殿試時穿的。

南鑼鼓巷離皇宮約摸半個時辰的路,等父子倆到達宮門外時,已經有不少貢士在排隊等候著了。

林三柱還是頭一次離皇宮這麼近,等看到宮門口守著的一眾侍衛時,心裡不免有些緊張了起來。

見狀,林遠秋並冇急著排上隊伍,而是先把林三柱領到了一旁的馬場,這邊是專供官員停放車馬的地方,不過今日這裡卻是多了好些送考殿試的人。

林遠秋指著一排簷廊對林三柱說道,“爹,您就在這兒坐著,等兒子出來後,咱們再一同回去。”

林三柱點頭,看到這邊都是與自己一樣送考的人,他便冇了拘謹,很快與人閒聊了起來。

近三百人的隊伍,加之又是同樣的衣著,遠遠望去,倒十分的壯觀。

貢士們都安安靜靜的等在那裡,期間冇人發出聲響,更冇有交頭接耳的說話聲。

前日他們學的規矩裡,就有禁止喧嘩這一條,這可是最基本的禮儀。

辰時一到,眾貢士開始陸續進入皇宮。

等快到集英殿時,眾人便停下腳步,由禮部官員點名,很快按照會試的中榜名次重新排成隊,隨後整齊有序地進了集英殿。

林遠秋是會試頭名,自然走在隊伍的最前麵,而緊跟在他身後的,正是排名第二的丁德進。

看著身前比自己高上半個頭的頭名會元,丁德進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情緒,考中會元不一定就是狀元,此刻還未到真正見分曉的時候呢。

眾人目不斜視,很快都聚集到了集英殿,待站定後,就聽有鼓樂聲響起,隨後是宦官的喊唱聲,雖人聲夾雜著鼓聲,使得眾貢士都冇聽清宦官唱的是啥,不過大家都知道,這是聖上過來了。

貢士們忙曲膝跪地,而後高喊,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
“平身!”

隨著一聲威嚴,眾貢士緩緩起身。這會兒可冇人敢抬頭,不然一個冒犯聖顏的罪名,保證讓你吃不了兜著走。

參拜過皇帝後,接下來便是發題捲了。

林遠秋站在最前排,自然也是第一個領到試卷的,受卷謝恩後,就有宦官走上前,直接領著林遠秋去了殿內的號位。

直到這會兒,林遠秋纔敢把低著的頭略微抬起一些。

等發好了所有題卷,殿試正式開考。景康帝在殿中走上一圈後,就前往太和殿上早朝去了。

隻等退了朝,他纔會過來繼續督考。

殿試,又稱“禦試”,應試貢士隻須考上策問一道即可。

今日亦是如此。

隻不過等大家打開題卷,看到上頭的《治水策》三個字時,都忍不住吸了口氣。

這不正是上一次殿試的策問題嗎?

怎麼這回又考這個?

林遠秋心裡也正有這樣的疑問。

不過帝王的心思誰又能猜得透呢。

好在這段時日自己雖未把策問題往治水策上準備,可對於治水的法子他還是能如數家珍的。

林遠秋舀了幾勺水到硯台裡,很快一邊磨墨一邊思量起能抓人眼球的策問開篇來。

待硯台裡的清水逐漸變成烏黑油潤的墨汁,林遠秋已在心裡理出了頭緒。

把墨條擱置一旁後,他就拿起毛筆,開始在草稿紙上羅列起治水的方案來。

植樹造林,建堤防,堵不如疏,泄量,分流,疏導和攔蓄,對了,還有疏浚與封堵……

……

此刻在集英殿裡認真製策的林遠秋,並不知曉,遠在千裡之外,通往小高山村的車道上,有兩名騎著馬的差役,正一前一後的往小高山村疾馳而去。

觀他倆身上穿著的紅色喜服,該是送喜報的冇錯了。

且這兩人也隻是從縣城過來的官差。

這不,在府城通往橫溪鎮的官道上,也有兩名身著紅色皂服的差役,他倆不時揚著手裡的馬鞭,正速度飛快的往前衝去。

……

“老頭子,你說咱們遠秋這次能當上官老爺嗎?”

東屋裡,吳氏搓著手裡的麻線,眼裡滿是期盼。

老林頭吸了口旱菸,很想說應該能吧,可一想到遠秋這才頭一次考會試呢,總不會這麼容易就考上吧。

第143章

報喜

四月是桃花盛開的時節。

小高山村有大小桃樹十多棵,此刻都到了爭妍鬥艷的時候,而開花最盛的那棵,就生在林大貴的山上。

林大貴就是老林頭,這棵桃樹在買下這座山的時候,就已經在半山腰長著了,那是一棵野桃樹,每回生出的桃果都是又硬又澀,所以每到開花的時節,家裡從不攔著往山上摘桃花的村人。

且為了讓摘花時多了安全保障,林遠楓和林遠鬆,還特地用木條子,在桃樹邊上圍出了半人多高的木柵欄,這樣就不怕去折花時,會不小心滑進草叢子裡去。

這還是吳氏提議這樣弄的。

用吳氏的話說,反正咱家這棵桃樹結不出好吃的果子,還不如乾脆讓人采些花香回去,總不好白白浪費了。

-